本文作者:陆昌友
编者按:图书馆自2020年4月设立“文军长征——浙大西迁研究”栏目以来,已经陆续推出了十四期,获得师生好评。本期我们继续推出陆昌友老师的作品《“怀着极大的兴趣,寻找新现象”——浙大西迁遵义时王淦昌的足迹追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文军长征——浙大西迁时期,曾在遵义研究、教学一年多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教授的故事。
前不久,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集团)编导张莉、制片覃婷婷由年近耄耋的浙大西迁后代(志愿者)陈天来老师等陪同,来到遵义。他们此行,是为中国核学会牵头,中国科协、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浙江大学、江苏省常熟市联合制作的大型人物纪录片《以身许国 后人楷模》进行前期选景、采访的。该片主人翁是浙大西迁时,曾在遵义研究、教学一年多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
笔者从1941年10月浙大“教职员膳食补助费”的旧档案(这也是张莉一行来遵寻访的重要依据)和相关资料中了解到,1940年初,浙大西迁落脚遵义,时任物理系教授的王淦昌一家六口即住进了老城柿花园附近的火神庙七号。这一住就是近两年,至少到领取“膳食补贴”表册时间反映的1941年10月。王淦昌的小女儿王遵明也出生在这里。
或许连王淦昌也未必能事先预测到,他多年关注、探索、研究的中微子检测会在遵义城里这座残破小庙旁、那棵皂荚树下获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天,王淦昌翻开刚收到的最新一期物理学期刊,在上面读到一篇他颇感兴趣的有关探测中微子实验的文章。文中的观点与他平日的思索可谓大相径庭,照此方法,肯定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就在那一刻,他的灵感如岩浆奔涌、喷薄,苦苦思考许久的问题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一个伟大的设想成熟于脑,了然于胸。由于遵义城外小龙山破庙中的物理系实验室条件过于简陋,根本无法开展此项实验,无奈之下,他只好诉诸笔端。于是,一篇言简意赅的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横空出世、悄然诞生。
1941年10月13日,这篇寄托着王淦昌创造性思维、突破性见解的短文从遵义寄往万里之遥的美国。美国的物理界知晓此文的价值,很快就刊登在1942年元月出版的《物理学评论》上。
王淦昌的这篇论文,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且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即“把普通β衰变末态的三体变为K俘获中的二体。”“这就使得中微子的探测有实际可能。”
文章发表仅5个月后,美国物理学家艾伦(J.S.AIIen)就在《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一个中微子存在实验证据》的实验报告。他在报告引言中明确表示,他是按照王淦昌论文中的建议完成这一实验的。国际物理学界把由王淦昌提出、艾伦开展实验的探测中微子的方法,称作“王淦昌—艾伦实验”。
其实,王淦昌的这篇论文,曾先投寄给了《中国物理学报》。但不知什么原因,该刊未能采用。继任该刊主编的钱临照教授得知此事后,深深感叹道:“这对《中国物理学报》是一个损失”“可以说是失之交臂”。
凝聚着王淦昌多年心血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很快就获得了范旭东纪念奖。王淦昌在回忆该文发表前后在遵义研究、工作的情形时说:“那个时期觉得自己比较成熟了,敢想问题,也想得很多。只是工作起来因为条件不具备,很多事情做不下去,真是可惜。......我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寻找新现象(new phenomena)。”
正是秉持“怀着极大的兴趣,寻找新现象”的理念,王淦昌接下来的湄潭五年,成了他教学科研的黄金时期。短短五年时间内,他就在极端简陋的工作环境中,遨游他心灵深处的物理王国,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中子的放射性》《中子与反质子》等九篇颇具见地的论文,以此践行了竺可桢校长所倡导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也为他1955年获聘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原本秉持“怀着极大的兴趣,寻找新现象”理念的王淦昌,却几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且还心甘情愿地放弃自身的课题研究,以身许国,隐姓埋名十七年,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中。具体负责物理实验,指导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用十七年的辛劳和汗水,以十七年的付出和牺牲,浇灌出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赫赫成果,成就了“两弹一星”元勋的殊荣,更是让浩瀚的苍穹中,有了一颗编号为14558的“王淦昌星”永远熠熠闪光。王淦昌这种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舍小我成大我”的奉献,何尝不是更高、更新意义上对“新现象”的“寻找”?
八十多年过去,火神庙早已灰飞烟灭。笔者从《遵义市地名志》里查到:“火神庙,原名炎帝庙,建于明代。遗址现已建为遵义四中校舍”。一张民国四年的遵义城图,直接标注了位于柿花园巷附近的火神庙(炎帝庙)的位置。笔者又通过电话向世居老城的杨敏志老人打听,得到了“火神庙就在遵义四中后门附近”的回答。笔者半信半疑地来到子尹路,透过四中后门所在的那家眼镜店玻璃门往校园里望,一棵由直径约两米的花台围起的大树更是让人顿开茅塞,单凭直觉也就能确定火神庙的大致方位。
在遵义四中政教主任李芳老师的带领下,笔者随同张莉一行来到这棵已有一百五十年树龄的皂荚树下。眼见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已作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并由共青团红花岗区团委、红花岗区林业局认养时,王淦昌在遵义居住地的寻找,总算有了着落,大家都在心底感到欣慰。
正是这棵皂荚树,鉴证了王淦昌和浙大物理系师生曾经在遵义度过的艰难岁月,取得的骄人业绩。又是这棵皂荚树,让人们抚今思昔,仿佛看见王淦昌在树下,手捧一本刚刚收到的物理学期刊,或快速翻阅,或掩卷沉思,或低徊浅吟,沉浸在他以“极大的兴趣”,对“新现象”的“寻找”中......
张莉一行还饶有兴致地寻访了柿花园、碓窝井、杨柳街、经历司街、水硐街、子弹库、何家巷等浙大西迁遵义办学遗址,瞻仰了可桢桥头的竺可桢校长铜像,参观了“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记”碑亭、“浙大西迁与何家巷”陈列室,品尝了至今仍有着浓浓西迁味的“泰来面”,希图对曾留下包括王淦昌在内的浙大师生深深印痕的遵义有更深刻、直观的印象。
其实,张莉一行来遵寻访的还有一个与王淦昌有关的浙大西迁办学遗址,即小龙山上一座庙宇里的物理系实验室。因王淦昌的学生许良英、周志成等在回忆文章中都有提及。周志成还是由师兄许良英带领,上到湘江西岸的小龙山的。他看到“物理系的图书杂志、仪器,都在山上的小庙里”,他就“觉得小龙山真是一片净土,能在这儿学一辈子物理,就太幸福了。”尤其是许良英在寺庙山门外用粉笔写就并得到王淦昌赞赏的那幅对联:“科学至上 物理第一”,表达了“学习物理科学的自豪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遗憾的是,跟火神庙一样,这座位于如今红军烈士陵园墓道一侧的寺庙也是了无踪迹可寻。笔者都只能在《遵义市地名志》上读到“陵园之左,旧日有万寿寺,又名龙山寺,后称小龙山寺。《明统志》谓宋嘉定初修,祀李冰父子......”的字样。张莉一行就更是只能望“山”兴叹,徒唤奈何啦!
一个多月以后,先是由杭州重走西迁路的1940届物理系毕业生曹萱龄的女儿余蕙波来到遵义,深有感触地与笔者谈起:当年,她母亲在遵义完成的重要论文《核力与重力的关系》,就得益于王淦昌老师的指导。这对她能在117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3名甲等生之一,有着重要的作用。
后有从北京来遵寻根访旧的西迁后代——许良英的儿子许平夫妇、周志成的女儿周茵、浙大史地系学生吕东明的儿子吕匡益夫妇,由笔者带领,前来瞻仰王淦昌居住地遗址。因恰逢高考,进不了校园,只好委屈他们站在遵义四中后门外,隔着眼镜店的玻璃门,远远地观赏当年火神庙侧那棵枝干遒劲的皂荚树。再就是遥对着林木蓊郁的小龙山,怀想王淦昌对“新现象”的艰苦“寻找”,重温王淦昌对他们父辈的谆谆教诲,让“科学至上 物理第一”的理念牢牢地镌刻在心底。他们也跟广大观众一样,翘首企盼《以身许国 后世楷模》早日问世。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大学在遵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单泠编《感怀浙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3.应向伟 郭汾阳编著《名流浙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4.周志成著《顶好卒子——周志成自选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