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国耻,强我中华 ----我院师生接受遵义市电视台记者采访
发布时间: 2021-10-08 11:19   打印内容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国耻,强我中华----我院师生接受遵义市电视台记者采访

“忆昔九一八,日寇犯中华;军民数万殃,魂啼不归家;烈士留英名,血染江山花;日寇尽退兵,慰魂黄泉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起这段历史,中国人民就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奋起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202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91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遵义市电视台记者亲临我校,我院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宋娜博士以及三位学子荣邀受访。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宋娜老师以着极高的历史素养谈到:“同学们好,我们的国歌以什么为背景创作的知道吗?它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而抗日战争又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之前的胜利是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在和平局面之下,在党的领导之下,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奋进,用我们不懈的努力,用我们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去奋进,让我们的国家处于世界前列,铺就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在专业课、思政课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教学改革,融入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讲授,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弘扬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抗日精神。”

在与宋老师进行深度交谈过后,遵义电视台的记者走进班级,想听听看关于“国难”,新世纪的青年们有着怎样的了解和感悟。

19历史二班的聂雨琴同学这么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我国的开端,它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同时也用事实说明和平的珍贵。历史在缓缓前进,世界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铁铮铮的历史和血的教训。九一八”纪念日不应该成为众多纪念日中普通的一个,它更应该成为一个提醒全国人民、警告侵略者勿忘历史、正视历史的文化载体。她还说到,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要弘扬革命先烈越挫越勇的斗争精神,要践行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心态,知难奋进,砥砺前行。

当记者问道同学们,回溯那段历史,在九一八事变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19历史一班的王前动情地说道:“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的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我国土、蹂躏我国人的时候,他忍冻挨饿,奋起抗战。但不幸的是,在弹尽粮绝之时,被日军所俘,并被日本军斩其头颅,剖其腹部,结果发现他肚子里面全部是棉絮、树根、野草。这种爱国的精神,民族的抗争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些革命先烈为国捐躯,为国家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让我们能够在今天这个幸福的年代,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做到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居安思危,是要时刻警惕九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一切。饮水思源,是要告诫我们不要忘记先辈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要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校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后步入社会,要用所学知识,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福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一己之力。”

19历史一班的胡丹同学也说道:“以九一八事变为开始的14年抗战,是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在抗战中,我们的革命先烈们常常因饥饿吃草根,啃树皮。在现在,杂交水稻的成功解决了我国人民的饥饿问题,我们生活在幸福美满的今天,也应牢记过去。每次讲到近代史的时候,我们老师总会说每翻开一次近代史,那都是屈辱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屈辱就不去正视它,我们要在其中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抗战精神,时刻居安思危,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把握正确的方向。作为一个历史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熟悉它,牢记它,讲好它,在未来的教学生活中向我们的学生传递这段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大会上对广大党员同志提出了殷切期望,在新时代,广大青年同志们更要原原本本读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学习历史,不忘国耻,团结奋发,强我中华!                                                                                                                                      

撰稿:张生慧

审稿:洪圣达 陆铮铮

                                                                                                                                            

电话:0851-28929529 E-Mail:zynclishixi@sina.com Copyright©2009-2010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